迎国庆、颂党恩、话爱国。9月29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总支联合学院教师党支部在芳菲楼大会议室组织开展了主题为“传承留学报国志 勇扛报效国家责”的红色三代人“海外归来话爱国”主题党日活动。国交处负责人、外国语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员教师代表、离退休老党员代表、学生党员和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日活动。8名目前正在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访学的本科生党员线上参会。党日活动由田军同志主持。

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严志军在致辞中介绍了他2002年参与国家留学基金支持的“中国—加拿大学者交流项目”时的经历和留学报国的初心;分享了其2014年赴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访学回国后,推动“翻译技术”革新,并在我校外语专业教学中推广,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和翻译水平,助力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经历。严志军同志寄语外院学生,在海外留学时要严格要求自己,守法依规,确保平安留学。此外,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他还向外院老、中、青三代外院人赠送了南师大出版社为纪念中法建交60周年专门出版的《穿越诗歌的星空——60位中法诗人双语诗选》书籍。

5位归国本科生作为青年学生群体首先进行了交流分享。作为在宁高校唯一参与巴黎奥运会志愿服务的赵佳奕同学分享了她在法国期间的经历和感悟,深刻体会到了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她在奥运大家庭的工作中向世界传递了来自中国的友好与热情,让更多外国朋友了解并认同中国。她认为自己不仅代表个人,而且代表着中国,代表着中国的一代青年。她坚信,中国青年有能力也有责任向世界展示真实、开放的中国。蔡昊臣同学在莫斯科国立大学交流访学期间,深刻体会到,要打破外界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关键在于“讲好中国故事”。他强调了加强国家间友好交流和文明互鉴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他认为,新时代外语人必须精通中外语言和文化,努力成为沟通世界的桥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谢之瑶同学通过在韩国仁荷大学交流学习时的三段经历,讲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更是亲身体会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为“文化自信”提供了鲜活的案例。沈刘妮同学结合在意大利的两段留学经历,分享了自己思想上从“留学梦”到“家国梦”升华的心路历程,深刻感受到了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与个人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深层次理解“爱国”的意义。她认为留学是一种跨文化的探索,中国大学生有责任向世界展示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要时刻维护祖国形象。陆子瑶同学以“仗剑走天涯”作为在俄罗斯留学经历的主题词,他认为文化的多元交融加深了世界的多样性。留学期间亲身经历了俄乌冲突的冲击,使他更加坚定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3名教师党员代表作为学院中生代教师群体,分享了他们留学路上的经历和心路历程。非通用语种教师党支部书记王彤同志结合自己1990年、1997年、2013年三段日本访学经历,深刻体会到国家强盛对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性。她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内容,勉励大家弘扬留学报国传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法语系王明睿同志结合自己本科阶段首次出国和硕、博士阶段在法国的求学经历,感受到了法国对文化的尊重和支持,同时也看到了法国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她认为,出国经历不仅提升了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她对国外文化进行了深刻反思,希望同学们能正确认识国外文化思想,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瑰宝。西班牙语系李坤霏同志分享了自己2012年至2017年在欧洲留学时感受到的中外文化碰撞。她指出,过去外国人对中国了解不全面,但作为中国留学生,只有坚定的立场和清晰的事实回答,才能赢得外国人的尊重。她强调,国家综合国力是留学生在外的最大底气。外语专业的师生必须肩负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国际话语权”的时代使命,增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外国语学院原党委书记刘海峰同志作为老一辈留学归国知识分子,结合自己作为外院法语教师、赴法交流的访问学者、法国阿尔萨斯孔子学院首任中方院长、巴黎法语联盟南京法语中心首任中方主任、苏教国际江苏国际预科学院院长的多重身份,为现场的师生们讲述了自己几十年来致力于推进中法两国教育和文化交流的事迹和感悟,他也因为取得的卓越成就,被法国政府授予“法兰西共和国教育棕榈骑士勋章”。刘海峰同志以爷爷的口吻,回忆了自1964中法建交之年自己与法国结下的不解之缘。他在欧洲议会所在地斯特拉斯堡,倾注心血,致力于汉语推广、传播中华文化,为增进中法友谊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积极争取中国国家汉办及江苏省教育厅等各方支持,与法国合作方紧密合作,有效推进了中国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工作。在法国,他向外国友人讲述中国真实的社会现状、文化历史,传递中国理念和中国智慧,加深了中法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1995年11月,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梦里寻根——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在海外的人生画卷》,里面有一篇文章,用三个镜头、三件事情介绍了刘海峰同志的事迹,文章结尾引用了法国人的陈述,解释了他能够赢得接触过的法国朋友、中国留学生、华侨普遍尊重的原因:“刘海峰同志热爱自己的祖国,爱她的悠久历史、传统和价值,而且,他善于把这种感受广为传播……在他身上始终体现着民族尊严的形象和气节!”刘海峰同志寄语外院青年学子,要勇于担当时代责任,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田军同志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海外归国人员带回的不仅是丰富的个人阅历、前沿的知识体系,还有放眼世界的广阔视野。海外求学历程,既是一部生动展现个人不懈奋斗的史诗,更是一首激荡人心的爱国赞歌。历史长河中,众多先辈怀揣强国梦想,远赴海外求学探索,只为将所学先进知识与技能带回祖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每一位海归,都是这条荣耀之路上坚定的前行者。新时代的外语人应并肩同行,以拳拳爱国之心为帆,以勤勉奋斗之行作桨,在新时代的汹涌波涛中破浪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本次活动是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总支“传承留学报国志,勇扛报效国家责”党员主题教育“七个一”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旨在引导广大青年学子胸怀“爱国情”、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接下来,外院学生党总支将继续深化主题教育活动的内涵与外延,不断优化与创新,以适应新时代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强化师生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