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科学研究学术活动 - 正文

刘炳范教授于南京师范大学开展文学与社会专题交流

发布时间:2025-06-16         浏览次数:

5 14 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教研室原主任刘炳范教授,应邀到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开展专题交流。此次交流活动以欧洲思想史、社会危机与文学反映等议题为核心,吸引了外国语学院众多师生参与,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思想碰撞频繁,气氛热烈非凡。

刘炳范教授长期深耕于世界文学研究领域,在学术领域建树颇丰。他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基金等 10 余项课题,为学术研究贡献了诸多深刻见解与研究成果。在本次讲座中,刘教授基于深厚的学术背景,聚焦于 “文学如何理解人” 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反思。他指出,文学绝非仅仅具备语言与美学功能,更是人类洞察自身以及所处社会的关键途径。

讲座期间,刘教授系统且细致地梳理了文学的发展脉络。他特别提及,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社会实现了从 “以神为中心” 到 “以人为中心” 观念的重大转变,这一转变深刻影响了文学观念,同时也是人文主义精神变革的生动体现。例如莎士比亚等一众作家的涌现,便是这一变革下诞生的璀璨硕果,他们的作品充满对人性的赞美与对社会的思考,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范例。

针对近代以来社会与人关系的演变,刘教授进一步深入分析。他阐述了市场经济如何一步步激发人的欲望扩张,启蒙运动又怎样催生现代民主理念。刘教授着重强调,文学在其中不仅承担着美学表达的职责,更肩负着唤醒民众、引导社会发展的重要社会责任。在全球化与消费主义浪潮的冲击下,刘教授呼吁文学研究者务必坚守民族立场,积极反思现实,努力追求公平正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文学力量。

刘炳范教授的讲座内容广博,从历史到现代,从社会现象到文学责任;各部分内容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这场讲座犹如一场思想的盛宴,为与会师生呈现了关于文学与社会与人的多维度深层思考。正如刘教授所强调的,在时代不断变迁的进程中,文学恰似一座熠熠生辉的灯塔,帮助我们探寻人性本真、批判现实问题、寻求精神秩序。


                                       (编辑:张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