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外国语学院邀请,6月5日下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韩瑞亚(Rania Huntington)教授以 “明清小说英译与世界创造:以《封神演义》、《镜花缘》为例”为题,在随园校区电教楼101报告厅为外院师生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谢文娟副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许诗焱教授、秦文华教授,文学院李斌教授,国际教育学院孙晓苏教授,嘉兴大学文学院罗炅副教授等相关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参与积极,现场座无虚席。

讲座一开始,韩瑞亚教授阐释了世界创造(World Building)的重要性,是非现实小说(以及影视、电脑游戏等)的主要任务。围绕世界创造这一主题,提出两个问题:如何创造一个既陌生又可信可懂的世界?如何让读者(观众、玩家)自然融入?解释太少会让读者疑惑,解释太多会让读者失去小说(等)的乐趣。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韩瑞亚教授从世界创造的本质着手,即创造世界是一个过程,从头到尾越细越深。此外,韩瑞亚教授还提出翻译不是独立创造,而是重新创造。严格学术性的翻译缺乏对读者的信任,而娱乐作品相信读者有动机主动了解陌生世界的细节。译者应让读者在进入小说世界的同时,也要认识古代小说的文体特点。想达到该效果,译者们难免会遇到多个难题,例如套话、人名、韵文的翻译
《封神演义》与《镜花缘》都属于非“四大名著”而颇有文化意义的小说,且都无完整英译本。但两者代表小说史的不同阶段,且前者总结了多年的历史传说,后者为文人的个人创造。《封神演义》有三大翻译难题,其一为“封”字,目前流行的翻译有Creation of the Gods, Investiture of the Gods,以及Canonization of the Gods.其二为神仙系统,译者是应该按照道教学者习惯,当代热门影视作品,还是自己发明有内在逻辑的神仙体系呢?其三为“阵”,常见选词有 formation, trap,还是matrix。同样,《镜花缘》也有类似翻译困境,比如“缘”字,译者会在destiny与karmic bond中难以抉择,此外,翻译难题还包括了花名、杂知识、笑话、游戏。

韩瑞亚教授讲座内容详实、极具新意,抛出的几个翻译问题极大拓展了师生的科研与翻译思维。讲座内容结束后,韩瑞亚教授与师生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交流,详细解答了师生所关心的相关学术科研与翻译实践等问题。
(文/余沁春 图/王怡)